抵制国足赞助商,目的和动机是什么?
这个世界的魔幻程度越来越让人感到可笑。
最近看到了一条令人匪夷所思的新闻,大致意思就是说某个车企(具体是哪个车企这里就不说出来了,免得落下广告嫌疑)要5年出7500万元,成为中国足协“中国之队”的合作伙伴。随后,网络上莫名其妙地掀起了一股“抵制国足赞助商”的风潮,导致这次合作受到了影响。
这些呼吁“抵制国足赞助商”的人,他们首先缺乏常识,其次缺乏逻辑。但令人悲哀的是,这部分人在网络上的声音很大。大概是因为现在正常的网民都不怎么说话(因为正常人在现实当中有更重要的事情做),所以让不正常的人控制了舆论。
也正因为如此,有时候这种现象会逼得正常人不得不出来说话。虽然对牛弹琴没有用,和没有逻辑的人讲道理也没有用。但如果再不发声,这个世界就会不可避免地被淹没在精神垃圾当中。
我们不能继续让垃圾们享受着恶臭。即使这个世界变成垃圾场是不可避免的,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这一天的到来尽可能晚一些。
引导企业赞助中国足球,写在国务院印发的改革方案里
很多网民不喜欢讲事实、讲道理,只喜欢讲立场、扣帽子。
很好。既然你喜欢讲立场,咱们就先来讲讲立场。既然你喜欢扣帽子,那我先给你拿出一顶大帽子。
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3月8日印发的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》第十条“完善投入机制”中,明确提到要“鼓励社会力量发展足球”。里面明确指出:“引导有实力的知名企业和个人投资职业足球俱乐部、赞助足球赛事和公益项目,发挥支持足球事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,拓宽俱乐部和足球发展资金来源渠道。”
我想问问这些反对赞助中国足球的人:你敢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这个文件错了?
你反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精神,从中阻挠,意欲何为?
你背后有什么势力?
是谁指使你这么做的?
你的目的是什么?
参与者还有谁?
痛恨中国足球的人,真的是“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”吗?
讲完了立场,咱们再来讲讲道理。
现在网络上有一种论调,说中国足球“就是日子过得太好了,所以成绩差”。这种论调首先忽视了中国职业俱乐部纷纷陷入财务危机、频频解散的事实;又忽视了许多球员讨薪无门、“花钱上班”的事实。所以“日子过得太好了”,这种说法太武断、太绝对。
有人会反驳:你说的都是低级别的球员,而我们骂的是国足。但这种说法,又陷入了一个逻辑谬误:国足的任何一个球员,一开始都是从青年球员、低级别球员成长起来的。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国足成员,就是因为他们在低级别当中脱颖而出,在低级别里是相对出色的球员,才能得到继续进入高级别的机会。
无论“村超”球员还是“苏超”球员,无论中国男足还是中国女足,他们都在中国足球这个大环境里。大家之所以认为低级别的球员“纯粹”,是因为这些球员无法被拿到国际赛场上进行检验,大家看不出差距。
网民不能因为一个人没有能力进国家队,没经过国际的检验,就说他水平高;也不能因为国内水平高的球员经过了国际的检验,体现出了和国际的差距,就说他水平低。这种评判方式是非常可笑的。
退一步说,就算你认为国足的待遇水平超出了他的能力,也要分析一下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。所谓“物以稀为贵”,为什么中国球员留洋之后,往往拿不到与国内标准持平的薪水?因为他们在国外只是一个普通的球员。但在国内,他们却是水平较高的一批球员。前中国国脚郜林就曾经说过:“如果中国足球能有一百个郜林,那么我就会一文不值。”但现实就是,现在中国足球连一个郜林都找不出来。
其次,“日子过得太好所以成绩差”,也可以理解为“日子过得不好,成绩就会好起来”。但这两者之间真的有关吗?英超联赛的球员周薪动辄达到20万英镑,那些球员的日子过得比世界上大多数球员都好多了。按照刚才的理论,巴勒斯坦联赛的球员,日子比英超球员过得差,那么巴勒斯坦联赛应该强于英超才对。可事实又如何呢?
所以,球员的场上表现和他的薪资既不完全成正比,也不完全成反比,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。球员的薪资只和市场有关系。该车企赞助中国足球,就是一种市场行为。如果有人想方设法破坏这种市场行为,在我的理解当中,这或许也是一种见不得光的市场行为。
你打你的商战,不要牵连中国足球
有人提出过这样一种猜想:故意推波助澜,炒作“抵制国足赞助商”的人,或许是其他车企的“黑公关”,本质上是一种手法卑劣的商战。他们的煽风点火、义愤填膺,本质上并不是对国足有多大的恶意,更不是为了中国足球好,而是为了抹黑赞助车企的形象,是打击商业对手的手段。只不过,中国足球在车企的商战之中“躺着中枪”,变成了牺牲品而已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一帮盲目跟风的人受了欺骗,被人当枪使而不自知。
这个论点还需要更多的调查和证据来证实。但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,这种说法绝不是毫无道理的。
该事件的蹊跷之处很多。首先,该车企赞助“中国足协中国之队”,为什么会被传播成“赞助国足”?须知,此次赞助并不是针对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一支队伍,还包含对女足、青训的赞助。某些人简单地利用部分网民对中国男足的恶感,将“赞助中国足球”简化为“赞助国足”,大肆传播,是混淆视听之举。他们的所谓“抵制”行为,出发点也并不是真的为了抵制中国男足。中国男足在他们的话术里,只是个为抵制行为增加所谓“合理性”的幌子,很明显另有目的。
其次,平时根本不关心中国足球、讨厌中国足球的人,照道理压根看不到这类新闻。他们或许连国足在东亚杯上三场比赛的比分都不知道,怎么会知道最近签了什么赞助?况且,中国男女足、中超联赛此前还与多个合作伙伴签署过赞助协议,为什么那个时候没有人站出来“抵制”,偏偏在这个时候开始抵制?
另外,如果要分析一件事,我们必须看看相关新闻的“合订本”。这家赞助中国足球的车企,近来又陷入了另一个舆论风波。如果大家最近关注了相关的新闻,就会知道最近网络上流传着一则消息,说在成都有一辆该品牌的汽车刹车失灵,出了事故,一直绕圈,停不下来。后来该车企辟谣,说刹车系统功能正常。四川省公安厅的机场公安局也发了警情通报,说车辆之所以行驶异常,是由于驾驶员长时间联系不到客人导致情绪急躁,所以自己在停车场内绕行,不存在刹车失灵一说。
这件事情恰恰也发生在最近。为什么这家车企短时间内陷入了“刹车失灵”和所谓“赞助国足”的两大舆论风暴?如果没有利益相关方背后操弄,是不是太巧合了些?
在资本操弄之下,当代的商战是十分见不得光的。所谓“富人上天堂,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”。在金钱驱使下,有些人什么都干得出来。但作为真正关心中国足球、希望中国足球好的人,我在这里只想说一句:你打你的商战,不要牵连中国足球。我相信,这也是很多真正热爱中国足球的球迷的心声。
不喜欢请远离,你不喜欢的东西别人喜欢
抵制中国足球,绝不会让中国足球变得更好。
或许会有网民说:我并不想让中国足球变好,我就是想让他死。我就是想抵制,怎么了?我没有抵制的自由吗?
讲一个很浅显的道理:如果我不喜欢一个品牌,就不去买它的产品。但我不会无聊到到处宣扬,并且希望拉上更多人和我一起抵制;
我觉得一家餐馆的服务不好、菜品不好吃,我就不去消费,另选别的餐馆,但绝不会带着一帮人要去把那家店的店面砸了。
你不喜欢的东西,有别人喜欢;你觉得不好的东西,有人觉得好。
你不喜欢中国足球,远离就好了,别自以为是地扮演“传教士”。你只代表你自己,没有资格代表其他人。你的逻辑和常识,也决定了你没有资格当所谓的“意见领袖”,你的存在只会造成分裂和破坏,起不到任何正向作用。
最后,我也希望那些从破坏中国足球的过程中获利的人,夜深人静时可以睡得踏实一些,出门花钱花得心安理得一些。